欢迎来到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人大建议 >> 内容
关于重点建设江苏工业大学的议案
 
发布日期:2008-08-29  来源:农工党  浏览次数:  字号:〖

(马正华等10人)

常州,自古读书圣地,但是相比较于周围的许多城市,常州市缺少一所在本地区具有绝对引领作用的高校。无锡市的江南大学、镇江市的江苏大学、扬州市的扬州大学、南通市的南通大学都已经成为当地高等教育的龙头学校,这些高校对于当地的文化繁荣、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并且成为城市在教育领域的名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常州市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等院校非常重要和紧迫。江苏工业学院建校30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7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该校现正努力向江苏工业大学迈进,有基础也有条件担起这个引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责任。

一、重点建设江苏工业学院的重要性

在常州市的各高校中,江苏工业学院建校历史最久,学科专业完备,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很强的科研能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在石油、石化行业,培养出了大批的科技人才,30年来也为常州市的地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推动力

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各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能否实现持续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等学校是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江苏工业学院具有很强的科技研发实力,常州市应注重挖该校在各领域的科研潜力,通过产学研结合,通过加强与石化行业的联系,推动地方经济的高速、高效、节约的发展,促进城市产业机构的优化。

(二)能够吸引和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

经济等各领域、各范围内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竞争,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是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模就成为促进或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苏工业学院全国范围内招生,一大批优秀人才汇聚校园,其中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常州工作,本地学生也有很多在学校就读,该校为常州学生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年来,该校在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引进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大批研究生的培养必将促进本地区的人才结构优化,也为常州市的发展储备大量人才。

(三)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生群体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江苏工业学院现有学生一万多人,学生在常州的生活需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重点建设江苏工业学院,使之成为常州市的龙头学校,必然会大大提升常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名气,对于在常其他高校的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常州市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必将深远的影响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层次

高等学校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的文化是城市间竞争的软实力,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拥有一所高水平的大学,高校的师生和高校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大环境,会大大提升城市的文化层次。江苏工业学院均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校已经形成很好的学风、校风。广大师生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接触和积极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学校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校是江苏省校风建设优秀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单标兵;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社会实践小分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二、重点建设江苏工业学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能够促进科教城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常州科教城(大学城)共六所高校,只有江苏工业学院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其他五所学校均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该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科教城,主要以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为主要职能,科学研究是科教城的核心功能和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大力建设江苏工业学院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

(二)江苏工业学院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能够成为常州市的科技引擎

该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拥有化学工艺、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储运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化工过程机械2个部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化学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精细石油化工、油气储运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机械技术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油品储运与化工主体工艺设计等6个国家级、省级设计资质,应用化学1个省级品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2个省级特色专业。在近两次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2003年以来,该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973”子课题以及省重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该校还承担了由德国、意大利、中国和孟加拉四国高校联合申报的用膜技术进行水处理研究欧盟合作项目。十五期间科研到款年均增长41.9%2006年科研到款达3200多万元,教师人均科研到款在全省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常州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百强。2003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在省内115所高校中排名第14-17名。SCIEIISTP三大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前150-200名。20067月,在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上,该校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三)江苏工业学院拥有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该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4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80人,副高职称者2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15人,硕士学位者400人。教师中先后有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中石化直属院校学科带头人,27人次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9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四)江苏工业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江苏工业学院学科专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校的创建,常州地区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支柱产业。常州现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1700多家,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有该校的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常州市2005年利税排名前10位的化工企业中有5家由该校毕业生担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常州市是全国三大塑料加工基地之一,该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大量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担任技术和管理骨干。2006年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中有2位毕业于该校。该校广大毕业生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点支持建设江苏工业学院,在该校向江苏工业大学奋斗的过程中,必将对常州市的高等教育、地方经济、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Copy(C)right@t2012-2013 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电话:86-0519-85683936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