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农工党常州市委会成立70周年•党员风采】守护学生心灵世界——记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师张凤渝
发布日期:2025-06-09  来源:农工党
  张凤渝,农工党党员,副教授,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

  张凤渝老师在校园里总是那么匆忙。上语文课、班主任、心理咨询、科研……她一样都没有落下。每一项工作,她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完成。支撑着她的是教师职业的责任感,是对学生深深的爱。她经常刚刚下课,又赶到心理咨询室,预约她的学生总是不断。最多的时候,中午连着下午、晚上,连着做好几个咨询。虽然很累,但是踏着暮色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心情是愉快而踏实的。学生脸上渐渐出现的笑容让她坚信,这份默默无闻的工作有着巨大的价值。


立足本职,三尺讲台,讲好生命故事

  张老师的人生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1991年她从卫校毕业,做了11年的护士,2002年她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2005年毕业来到卫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她对文学的爱是渗透到生命深处的爱。医学和文学的经历,让她对语文课程和医学课程的人文内涵体会更加深刻,因而她的语文课特别擅长将文学经典的内涵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联系。学生们说,张老师的语文课最接地气。那些古老的文学故事,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总是能在循循善诱不知不觉中走进学生的生命历程中,从过去到当下,直至未来的职业生涯。


学无止境,不断进取,走进心理世界

  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普遍而复杂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帮助这部分学生,张老师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2017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此后她便一直在校内为学生做心理咨询。工作中她发现,所学的基础知识只能应对一般的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非常困难,需要家庭、学校、医院、社会的共同努力。张老师敢于挑战,不断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节假日和周末,她不顾劳累,赴上海自费跟随同济大学医学院赵旭东教授团队学习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1年,赴杭州跟随北京师范大学王建平教授团队学习认知行为治疗技术1年,跟随常州市904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光耀学习精神分析治疗技术2年。她每周参加德安医院心理科督导学习,接受专家的督导,已持续多年。 
  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深深的情感,良好的咨询效果让张老师的口碑在学生中口口相传,她的咨询量因此一直居高不下,每学期承担100多小时的咨询工作量。在疫情封校的艰难时刻,学生情绪极易波动,张老师更是主动要求住在学校,随时为学生服务。
  当年轻的班主任遇到棘手的学生问题请教张老师时,她总是不厌其烦,耐心回答。她还定期为班主任举办心理干预相关沙龙、讲座,和班主任们一起探讨如何应对当前复杂而又普遍的学生心理问题。


不怕困难,勇担责任,守护生命安全

  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情绪波动大,有自残自杀的风险,尤其需要学校、家庭、医院的共同协作干预。张老师不怕困难,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每当遇到学生危机事件,她经常顾不上休息,及时回应学生的诉求,成为了学生最信任的那一个人。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家里和母亲发生激烈的冲突,母女均情绪失控,学生想跳楼。她给张老师打来了电话,电话里她泣不成声。张老师意识到问题的紧急性和严重性,迅速安抚学生,汇报学校,联系学生父亲,并冒着大雨火速赶到了学生家里,及时化解了一场危机事件。该学生后来住院期间,张老师又多方联系帮助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并且到医院看望学生,和医生们沟通如何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这个家庭在张老师近2年持续不断地干预下,冲突逐渐缓和,学生也慢慢恢复正常。在送学生返校的时候,全家给张老师送来了“关爱胜父母,师恩比海深”的锦旗表达感谢。

  “上午上课、下午咨询”成为张老师每天工作的常态,甚至晚上她还要联系家长,有时还要接受外地实习生的线上咨询。每一个来访者都让张老师牵挂。她接手的个案从危机干预、就医、住院、休学、复学,每一个环节她都会密切关注。情感的力量是强大的,正是这一份厚重的爱,在一个个学生的心里播下了温暖的种子。


默默耕耘,不问收获,不忘教育初心 

  心理咨询工作是寂寞的,由于保密需要,咨询中具体的艰辛和复杂不能向人诉说,更不能参加比赛为自己和学校赢得荣誉。对此她一点都没有抱怨。她总是说,这是她主动承担的工作。她对学生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都早已超出了名利的诉求。张老师的咨询技术和咨询效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总有人为她介绍收费的来咨询,也有人请她到校外讲课。张老师知道校外的讲座和咨询会给她带来丰厚的名利收获,可是她都一一拒绝了。她的精力全部用来了为学生免费做心理咨询。她说:“我是一名教师,学校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阵地。我们不能只是把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推回家庭,推给医院。学校有学校的责任和担当。”不止一次有人问她:“你做这么多免费的咨询,到底有什么回报呢?”她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一定要有回报呢?我们一定要为了回报做事吗?可不可以只是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学生。如果讲回报,学生的改变,家庭的改变不是最大的回报吗?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和爱,以后就会传递下去,这不是回报吗?”有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以为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直到我遇到了张老师……看到这句话,张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脑子里闪过她和这个学生的一幕幕往事,她更加坚信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从张老师加入心理咨询工作以来,已成功干预了抑郁症、强迫症、癔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例严重心理问题,有效预防了校园自伤自杀等生命安全事件的发生。她还积极开展科研,发表论文多篇,总结咨询经验,多次在相关会议做交流。她还用业务时间积极参与常州市团市委、妇联、检察院、法院的青少年公益心理干预工作,指导青少年家庭教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世界一直不完美,可是总有人坚守信念,不忘教育初心。张老师今天播下的种子,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繁花开遍天涯。


 

主办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