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常州市委会成立70周年•党员风采】银针铸仁心 杏林守初心——记常州市中医医院教学督导、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奚向东 |
发布日期:2025-06-19 来源:农工党 |
奚向东,男,主任中医师,教授,常州市名中医,常州市中医医院教学督导、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程子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主任;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兰陵程氏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常州市孟河医派百人传承培养工程导师。曾任江苏省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器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针灸临床经验丰富,针刺手法轻捷、稳准、精练,独创“飞燕式”无痛针刺法;在继承兰陵程氏针灸的基础上,量化、拓展了程氏祖传的“蜻蜒点水”针刺术;充实、完善了“程氏通脱法”和“程氏第三掌骨疗法”等理论;在传承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学术风格和特色针灸技术专长。提出了“压手补泻”及“循经分层三部论刺”理论;创立了“沿皮蜻蜒点水”透刺治疗痛症之先河。整理、规范“程氏通脱法”“程氏环中穴”“程氏前悬钟穴”“蜻蜒点水”及“第三掌骨疗法”等程氏针灸技术,成功列入江苏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熟练运用兰陵程氏针灸祖传秘术、精髓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擅长治疗失眠、耳鸣、偏头痛、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盆腔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及小儿脑瘫等病症;对针灸减肥、戒烟、不孕症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有独到的见解和疗效。
千年银针 守正创新
清晨六点,常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四楼针灸科的灯光率先划破夜幕。诊室内,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医者手持银针,指尖轻点如蜻蜓振翅,患者尚未察觉痛感,针已精准入穴。这位将传统针灸演绎得行云流水的医者,正是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兰陵程氏针灸"第五代传人,从医38年的针灸专家奚向东教授。他凭借着手中一根根有温度的银针,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无数患者的心。 奚向东2001年7月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先后担任过农工常州市中医医院支部宣传委员、支部组织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从1987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针灸系针灸专业毕业,到成为全国名老中医程子俊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及"兰陵程氏针灸"第五代传人,“针不离手、心不离民”是其半生坚守的写照,他始终践行着对传统针灸的守护。他主持的"程子俊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整理出了程氏"蜻蜓点水""通脱法"“第三掌骨疗法”等濒临失传的程氏针灸绝技,将口耳相传的祖传秘术转化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自2018年担任常州市孟河医派百人传承培养工程指导老师以来,他将兰陵程氏针灸绝技倾囊相授,培养的12名传承人中既有年逾五旬的主任中医师,也有"95后"硕士新秀。他始终认为“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而是让老手艺长出新枝叶”、“针灸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只有让更多人掌握,才能真正地活着”。在他的推动下,5项程氏针灸技术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古老的针灸技艺在新时代延续血脉,千年的银针焕发了新生。 面对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奚向东在传承中寻找突破。他独创的“飞燕式无痛针刺法”,将进针速度控制在0.3秒以内,让儿童患者也能安静接受针灸治疗;针对都市人群常见的慢性疼痛,他通过改良古代“扬刺法”,开创"沿皮循经透刺法",以毫针在皮下循经游走,如同在人体绘制经络地图,极大地提高了针灸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造福百姓。他将传统的头体针与程氏祖传的“蜻蜒点水”针刺术相结合,治疗小儿脑瘫、儿童抽动症、自闭症、发育迟缓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儿童难治病症,极大地促进和加速了患儿回归正常生活,为减轻患儿家庭的长期照护负担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这些植根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正如他所说的:“像老树发新芽,让千年的针灸更贴合现代人的生命节拍。”
妙手施针 仁心仁术 在奚向东的诊室,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诊治自闭症儿童时,常常看到他在游戏、鼓励和称赞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治疗;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默默地帮其垫付诊疗费用。
2020年5月,一位青年民警因滑膜肉瘤在台湾长庚医院手术治疗后,回常在某三级医院化疗,期间出现大便秘结5日未解,患者腹胀、腹痛、恶心、烦躁不安。经多次灌肠及口服润肠药物均告无效,在家属强烈要求下,奚主任应邀会诊。诊断为便秘、肠梗阻,即刻予以“程氏通脱法”施针治疗,针灸结束后患者当即出现肠蠕动,约1个小时后排出大量宿便,病人腹胀、腹痛、恶心顿感消失。当晚值班医生及第二天主任查房时所有医务人员均感不可思议和感叹中医针灸的神奇伟大,病人及家属更是感激万分。
“找奚大夫来看病,就像来找朋友聊天似的,时间过得很快。”;“我经常焦虑、失眠,但奚主任总能说进我心里去。”;“奚大夫的针法很特别,针灸快,还没感觉到疼,就针完了。”提起奚向东,很多患者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朋友一样”、“医术高超”、“扎针快而不疼”等等。奚向东说:“大医精诚重在诚,面对患者饱受疾病的痛苦,医生不仅要高超的技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他把对中医的热爱和信心续写在一根根银针上,为中医这个神圣的职业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诊室墙上“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匾额,映照着这位针灸传人的身影,更是这位20余年农工党龄,三十余年如一日真实从医的写照。他至今仍保持着每晚8-10点研读古籍的习惯,案头《黄帝内经》及《针灸大成》旁摞着最新的《人体解剖图谱》及《神经系统疾病症侯学》。他说:"我愿做一根银针,一头连着《灵枢》的智慧,一头扎进现代医学的土壤。"在这位传承者手中,千年针灸正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书写着传统医学的当代传奇。
|
主办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