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提案 >> 内容
加快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08-08-29  来源:农工党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城市,随着我市制造业快速发展,资源问题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城市对常州尤为重要。近年来,在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制造业发展对资源依赖性有增无减。2006年,我市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4%,第二产业的能源终端消费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80.4%。我市轻重工业比例2006年达到27.672.4。在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耗所占比重达到80.5%。特别是国电公司等高耗能企业的上马投产,明显拉抬了全市工业单耗水平。 2、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2006年,常州单位GDP能耗为1.036吨标准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13个省辖市中处于第5位。单位GDP电耗为1416千瓦时,在全省处于第2位。从土地利用效率来看,2006年常州的经济密度为3587万元/平方公里,在苏南地区低于无锡、苏州和南京。 3、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由于我市节约型社会办公室设在发改委,节能减排办公室设在经贸委,由此而引起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职责不甚明确;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价格体系、税收体系、财政金融体系等制度政策仍服从于经济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束缚因素;此外,由于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所依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技术短时期内还不能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强行实施环境准入机制,将影响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4、与规划相关的浪费现象还时有发生。表现为规划研究、编制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规划管理的公开化、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不够高,随意变更规划、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各部门之间对总体规划、综合规划、专业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尚缺乏协调和配套,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还有等进一步加强。 5、崇尚节约的城市文化尚未形成,节约型城市主体建设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家庭等是节约型城市的运行主体。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在政府运行、企业生产、市民消费等领域尚未形成崇尚节约的良好氛围,各主体之间在建设节约型城市过程中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和合力。针对上述问题,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市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正常有序运行的前提下,求得城市综合运行成本的最小化,求得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发挥。为此,我委建议: 1、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全民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十七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我市要提高广大市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和城市文化。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面向全社会、贴近每个家庭大力宣传节约资源这一基本国策,从转变文化理念、生活习惯入手,引导社会公众实行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和合理消费,并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费资源的行为和现象。要重点在机关、工矿企业、中小学校、宾馆饭店和社区广泛开展节约型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 2、努力推动产业结构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资源生态型转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我市要加强产业引导,认真落实我市鼓励和限制、禁止发展产业导向目录,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要加快改造提升我市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高耗能产业、运用税收、电价等经济政策,推动冶金、水泥、氯碱等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引导特色产业和主导企业向核心区集聚。推进产业间整合和互补,引导和强化企业间工业生态的链接,构建区内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建设集中治污和集中供热体系,实现区内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规模化经营。要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3、积极发挥政府机关在建设节约型城市中的导向和表率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既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需要,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政府形象、树立政府威信的需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强化节约意识,树立过度浪费也是腐败的观念;要靠制度约束政府工作人员的浪费行为,通过建立包括能耗、水耗、公务车辆和办公用品等办公节约指标体系,实行对政府机构资源使用的定额管理。要优化政府机关消费支出结构,实现政府节能采购管理,逐步完善政府预算,不断健全公共约束机制、质量控制机制和成本控制机制。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政府运作和管理成本,努力在公共服务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自我服务最小化。 4、进一步加强节约型城市建设的规划与评估工作。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保证城市合理建设、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正常经营活动的综合手段。节约型城市建设要以规划为龙头,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谋篇布局。我市要做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突出全面性、前瞩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规划合理布置地块功能和发展方向,在实施过程中要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为节约型城市的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要做好综合规划,明确城市中政府、企业、单位、社区、家庭等各个行为主体,以及在节约型城市建设中所采取的方案和要达到的目标。要做好专项和专业规划,即做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专项资源节约规划以及诸如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等规划。并要做好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配套和衔接。此外,要用指标来评估、检验节约型城市建设,准确地测量城市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标准化数据,使城市决策部门准确把握城市建设中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从而为决策部门的项目审批准入提供依据,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未来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和结构调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切实推动节约型城市建设政策管理机制创新。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建设节约型城市是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关系,将现行分散于各部门的资源管理职能进行归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相应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和完善能源、水、土地等重要资源以及节能、节水、节地的统计、核算工作,抓紧建立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各辖市、区政府除向市政府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外,还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要加快建立反映资源供求状况和体现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节约的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有差别的能源使用收费政策,引导、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节约用能。要加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管理,确保事前指标控制效果。 6、加快科技创新,为节约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今后我市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研发有重大推广意义重点产业和企业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突破技术瓶颈,形成技术优势。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平台,大力扶持行业协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发展。加强创新载体培育,充分发挥本地科技研发力量,鼓励和培育发展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构建以创新支撑体系和研发支撑体系为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人才和实用人才,吸引一批相关领域的人才进入研发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平台。

 

主办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电话:86-0519-8568393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