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常州市委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城市扩展容量的手段和特征。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改造步伐的加快,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市区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有所加剧,土地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猛增。高楼大厦大规模出现,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必然产生集聚发展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同时,作为一个城市的元素,表现这个城市的风格。另一方面,高楼大厦的急剧涌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1、见缝插针式的高层建筑摆布,缺乏合理和完善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管理依据。一些单位为了从圈地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根本顾不上建筑物布局和密度。按照城市规划本来不能建房的一些地方,也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最终建起了楼房。有些楼房由于入住率不高,造成巨大的浪费。
2、高楼大厦的设计缺乏文化底蕴、艺术眼光和城市精神,与城市生态环境、形态景观、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等方面不相协调。低标准的高层建筑今后将成为城市改造的沉重包袱,同时也是对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许多高楼设计孤立于城市街道、广场系统之外,既无法烘托城市的空间氛围,也与历史文脉相脱离。
3、高层建筑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区的交通拥挤、热岛效应等等,都与高楼大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市民室外活动场地越来越少,为数不多的公园和其他空地常常人满为患。高层住宅尤其是塔式高层住宅的日照条件差,消防问题也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解决难题。此外,抗震问题、电梯问题、停车问题、商住一楼式“扰民”问题等越来越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针对高层建筑发展的现状,建议:
1、高层建筑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高楼大厦首先要看需求,其次要综合权衡其正负效应,也要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相适应。要按照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一系列关系。许多情况下,市场是缺位的,特别是为公众服务的建设方面,必须依靠政府的强有力的调控,需要政府的公共政策和法规指导和约束。先把不准建设的地方安排出来,先把禁止建设的地方划出来,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的编制机制和实施机制。城市规划的编制机制,主要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是进行指标的控制。要对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梳理和调整。完善编制与审批程序,建立专家咨询、实施效果评估、项目建设监理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科学决策的管理机制和程序,并建立听证会制度等民主监督机制,以保障规划制定的科学民主、决策和实施过程的依法管理。修改、完善规划管理法规、调整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有关规定,制定房地产开发环境建设技术导则。
3、制订高层建筑规划管理规定。按照高层建设类别与高度、体型、使用性质等,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布置原则。选址建设高层建筑,应根据周边的环境、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基础设施负荷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在进行建筑总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建筑间距、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应严禁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插建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在城市水系、城市主要出入口、城市空间视廊和城市天际轮廓线地段建设高层建筑。要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历史文化保护、景观风貌、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价格、近期建设、轨道交通等因素,对主城区高层建筑开发强度进行定性判断,不同强度层次对应以一定的容积率范围。高层建筑单体必须由2个以上的甲级建筑设计资质单位,做出4个以上预选设计方案,报规划部门审定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高层住宅的规划建筑设计须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高层建设竣工验收之前,均应先由规划、市政等有关部门对其规划、夜景照明、外立面及其广告位设置、绿化、机动车停车场等进行单项验收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