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欠发达与人力资源过剩的矛盾很突出,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正在地区和人群上逐步扩大。据了解,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10万,此外,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因此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与往年相比目前签约率非常低,整体就业形势明显差于往年。这一工作如安排欠妥,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建议: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吸纳高校毕业生,政府应对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力争招聘人数不低于去年。要鼓励和引导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聘用或吸纳高校毕业生。长期以来,一些中小企业,虽然未能得到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信贷扶持,但却安排了大批人员就业,对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政府应制定具体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财政资金的投入、金融信贷的扶持,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政府按企业提供的岗位数给予适当的税务等优惠。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立大学生实践平台。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训培养上来,开设培训性的生产岗位,让学生能学到一些从事生产性的技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可通过半工半读、实习实训、产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模式。由此发生的实训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补贴。
2、千方百计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扶持政策。可借鉴上海等地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实施如“三支一扶计划” (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郊区镇校教师计划”、“医疗人才储备计划” 、“社区服务计划”等。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优先录用在基层服务期满毕业生的办法,进一步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政府部门应与学校一起,积极引导与扭转学生的就业意识,让更多的学生能到更需要人才的乡镇、中小型企业、非公企业去,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各类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且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上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扶持政策。
3、建立失业保险基金,拓展见习基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见习计划。加大力度鼓励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参照上海的做法,对大学生参加补贴培训目录内的技能培训,鉴定合格后,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培训费补贴。其中,毕业学年在校学生参加中高层次职业培训的,给予50%培训费补贴;毕业后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100%培训费补贴。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除将部分生产经营稳定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纳入见习计划外,还要将见习计划拓展到事业单位。探索将见习基地延伸到可以提供社区公共管理服务见习岗位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社会公共服务部门。见习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当年最低工资标准60%的生活费补贴,同时鼓励各单位再给予见习毕业生一定的生活补贴。
4、完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工作目标,并作出考核要求。对在就业工作组织安排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部门和院校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鼓励学校调整专业设置,适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鼓励各高校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以全日制授课方式组织专科升本科教学。完善就业援助计划。对“零就业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各高校和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对其加强就业援助,实现“只要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的承诺。
农工党常州市委 王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