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内容
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2-02-21  来源:农工党  浏览次数:  字号:〖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推进鼓励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提升制造业水平、做大做强服务业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地方可用财力的重要手段。“十一五”以来,我市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着力于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从总量规模上看,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5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60亿元,增长了1.8倍。服务业税收总量由2005年度7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6亿元,增长了1.5倍。“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3138.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5%左右。

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34.6%增长到2010年的41.4%,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38%。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7%,比2005年上升2.6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创新看,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集群态势明显。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信息化平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市通过细化规则、抓重点项目、推进公共平台建设等措施,已逐步形成津通、软件园、科教城等9个服务业集聚区,对争取政策、节约资源和带动需求作用明显。

从服务业政策环境看,我市于2010年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常州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开展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试点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常州市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财政补助政策操作细则(暂行)》,截止2011年三季度,全市有134个企业完成主辅分离,第一批试点企业认定工作也正在展开。并确定了“十二五”我市服务的发展重点,明确提出“两个突破”,即: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性发展。2012年,我市111个重点服务业项目中生产性服务业有43个。

近年来,虽然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伴随着服务业的飞跃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市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传统商贸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先进制造业高级化的助推器,以高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满足常州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需要,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交叉推进的局面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

1、对生产性服务业认识尚未到位。从政府层面看,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制造业发展情况和支持政策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性及对制造业的渗透作用认识不足,对政府如何引导分离工作知之不多,工作力度轻重不一。一些部门感觉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找不到抓手,也没有认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从企业层面看,服务外包意识不强,一些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求人不如求已”现象普遍,既影响了企业轻装上阵,也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有些企业还有诸多顾虑,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担心研发机构脱离后,不能再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而提高企业所得税税负,而且更担心对生产工艺研发不及时,降低了企业竞争力;安装型企业担心三产分离后,对外开展业务需开增值税和服务业两种发票,不仅暴露企业的制造成本,而且容易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2、政府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物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行业都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有时存在不衔接和不配套之处。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市场监管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对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性管理、环保、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市场监管随意性较大,在价格、投资、市场进入、市场退出等关键性环节,行政审批事项仍然不少,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三是统计体系和方法滞后于产业发展。我市工业统计制度和方法相对健全,有关统计指标体系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制度不健全,尚未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开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日常性的专门统计,很多统计数据是通过抽样方式估算出来的,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四是一些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限制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些部门为保护所属或改制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机构的利益,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资质审批等手段,限制新的生产性服务机构进入,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五是生产性服务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行业标准,已有的行标一般都比较落后,不适合产业发展的机关报形态,或者是泛泛引入国外认证机构评价体系,无法体现现代化服务业标准。

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亟需改善。一是税收负担相对较重。制造业企业获得的税收优惠较多,而生产性服务企业虽然也获得了某些方面的税收优惠,但优惠力度和范围不如制造业企业。交纳营业税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按照营业额征收的税负相对较重,而对制造业企业征收的增值税,可以进行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在服务外包、物流等行业,企业经常发生大量业务外包,发包方按照整个营业收入纳税的同时,分包方也要按照分包协议上的价款纳税。服务业企业无法像制造业企业那样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且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对知识积累度要求较高,从业人员受教育的成本远比一般服务行业员工高,从业后往往还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培训投入,而这些成本却无法与普通服务企业的原材料投入一样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二是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困难。生产性服务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少,通常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开发工具(软件)等无形资产为主,此类企业办理银行贷款时难以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知识产权等又无法进行质押,企业主往往要以个人的房产和财产进行抵押才能获得银行贷款,筹融资非常困难。而目前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资金规模小,审批严格,在解决服务业企业融资难方面很难发挥主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三是中高端人才短缺。生产性服务业就其本质而言是建立在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的产业,其中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尤其重要。缺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复合型高端领军人物等会成为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突出体现在新兴产业、高智商领域的人才短缺。四是相关政策尚需配套统一。如各辖市、区政府对在当地开票的营业税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且各辖市(区)的补贴水平各不相同,又容易造成开票金额流向补贴高的地区。而且政策引导性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建筑安装业、道路运输业等低端行业,科技研发服务、创意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高层次服务业较少,分离类型较为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委建议:

1、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服务业发展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研究,明确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思路。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积极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和具体配套措施;大力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及时报道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的成功案例,进一步营造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2、建立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以功能属性入手,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服务业行业大类逐一进行认定,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开展科学、系统、可行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以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定义为依据,以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注重数据的可获取性,以保证定期取得全面反映我省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结构、效益与状况的统计数据及时掌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变化情况,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考评提供依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推进工作目标任务,建立考核机制,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列入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增加权重,强化责任,确保推进工作落到实处。

3、制定和整合相关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从目前我市有关政策看,各项政策的着力点各异。要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有效整合,充分体现对生产性服务业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有效性的扶持。即在继续执行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围绕我市重点鼓励的服务业主要发展领域和方向,对政策没有涉及或扶持力度不足的领域进行调研分析,出台综合性的补充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使出台的政策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实现有限的政策资源效益最大化。在金融政策上,可以增加对中小生产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在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领域开展创业投资,引导产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机构优先支持生产服务业企业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在科技政策上,尽可能地赋予科研院所对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选择权,鼓励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机制,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在税收政策上,应抓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契机,做好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的制度衔接,引导纳税人及时了解掌握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纳税辅导培训,调整与改革试点相关的财务管理方法,提前做好一般纳税人认定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在商业环境建设方面,可以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门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设商业信用体系,加快公共信息开放、信用披露、信用评估等方面的立法,积极探索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标准化建设、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4、构筑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长效机制。一是加强产业关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对制造业收入和生产性服务收入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实行“主辅分离”。大力提升服务外包层次水平,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生产性服务企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服务中心、分支机构、研发中心、采购培训基地等;鼓励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如软件产业内企业间要加强合作,从嵌入式软件向应用基础软件延伸,形成软件外包体系;建立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规模。二是结合城市和产业发展战略,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与特色。一方面应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以及商务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产业经济发展,为我市“十二五”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业软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应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战略调整相协调,尤其是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方向相一致,围绕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的需求,构建一批针对战略主导产业的有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在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信息集成等关键环节的服务效应,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助推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和加快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的有力手段。三是在经济转型与发展过程中,以生产性服务业改造并提升制造业内部的低端产业是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加强服务业、制造业的产业协作与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规划产业链,实现产业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把专门的知识转变为高效的生产力,以提高创新与竞争能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可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专项基金,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试点企业评估,对于列入创新试点企业的,给予政策支持。

5、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要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区分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域,以功能区、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机制。要选择确定一批已有一定基础,符合我市定位且发展前景看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市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作为市规划布局内集聚区加以重点培育。

6、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探索建立由企业、高校和政府共同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积极培养高技能、高知识的专业化人才。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针对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畅通服务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常州市创业,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推行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邵帆  执笔

主办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    邮编:213022    备案号:苏ICP备05003616号
电话:86-0519-8568393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